指導教授:曹永忠 博士 作者:陳威佑、陳籥東、周佾緯 創作發想 隨著現在現代人健康意識逐漸抬頭,空氣品質越來越受到重視,也發現「PM2.5」的問題嚴重,PM2.5之所以恐怖,是因為PM2.5易附著戴奧辛、多環芳香烴以及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因此了解身邊的空氣品質已然成為大眾習慣行為之一,就像看天氣預報一樣。現行市面上雖已有許多能偵測空氣品質的空氣盒子套件可以自行組裝使用,但僅限連接該機器的電腦可以得知,為了能讓身處異地的人即時得到該空氣品質數據,我們將數據透過網際網路分享至雲端,使得遠端監控的概念得以實現。 運用材料 麵包板*1 公對公杜邦線*2 公對母杜邦線數條 按鈕*1 單芯線2小段 Ameba板*1 LCD lcm1602*1 時間模組DS3231*1 pm2.5感測模組pms5003*1 keyes RGB模組: 電路接腳圖(由於pms5003元件(VDD=5V)找不到,暫時先用其他uart模組代替): 硬體架構圖 成果影片 結論 PM 2.5是近年來很重要的環保議題,其危害人體健康的地方是顯而易見。所以我們使用上課教導的Amber,將其加上空氣盒子,建構「小型空氣監控站」,更透過網路的加入將即時資訊傳上雲端,讓我們可以在遠處利用上網的方式得到即時數據,完成「遠端監控」理念。當然現在也已經出現專門統整各地空氣品質的網站,我們也可以透過上傳我們手中的資訊,讓網站資料庫更加完整,讓不管是當地或是想到此地旅遊的人可以透過網站,得以提早做好相關防範措施,以捍衛自己的「健康權利」。由於此次的實作,在我們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也意外的發現所謂的PM 2.5 可以造成的問題,其實比我們想像中來的多,也得知其成因並非單單的工業汙染,還有我們一般民眾某些行為,而大眾普遍不知道這些情況,我們覺得政府有必要透過宣導方式,讓大家明瞭,進而做出改變,此舉不只為了救地球,更是捍衛了自己健康。 創作團隊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大學學士班三年級 物聯網系統與實作專題報告 -『空氣品質感測』 指導教授:曹永忠 博士 組員:104323010陳籥東、104323030周佾緯、104323032陳威佑
作者:chtseng 前言 最近拿到一組產品,號稱可將有線Uart無痛直接升級為無線Uart來使用。2.4G的頻率,在空矌地區距離可達100公尺遠。 它的規格如下: 操作電壓:3.3~5.5V RF頻率:2400MHz~2480MHz。 耗電量:傳送約24mA@+5dBm,接收約23mA。 發射功率:+5dBm 傳輸速率:250Kbps 傳輸距離:空曠處約80~100m Baud rate:9,600bps 如果您手上有個支援Uart介面且其頻率剛好是9,600的模組,那麼透過MUART0-S-1-1很容易的就能變身為支援無線傳輸的模組,例如目前很熱賣到不行的攀藤PM2.5模組就是一個很適合的對象。 在以往如果我們打算將G3 PM2.5的資訊傳遞到遠端的主機,在傳送端我們必須這樣做(以最常見的433 RF模組為例): 但如果改用SunplusIT的RF Uart模組呢?只要一組MUART0-S-1-1就夠了,連煩人的coding都不需要,PM2.5資訊會自動且即時的透過2.4G RF傳送到另一端,您只要在另一端把這資訊收下來就可以了。 在SunplusIT官方網站所提供的使用手冊(http://www.sunplusit.com/Documents/MUART0-S-1-1.pdf)當中,就提供了很詳細的使用說明,其中與模組對接的範例就是使用G3 PM2.5模組,示範的接法如下圖 (事實上,只要是任何支援Uart且baudrate為9,600的模組都可以支援)。 因此,若要搭建一個一對一的無線專案,使用MUART0-S-1-1模組是個相當方便的作法,可省下不少的精力和時間。下面,我們馬上就來做一個太陽能版本的無線PM2.5偵測器吧!由於使用了MUART0-S-1-1取代Arduino開發板及RF模組,因此耗電量下降了不少,讓PM2.5偵測僅依靠太陽能來環保且永續運轉成為可行。您只要準備如下的材料:一張Arduino UNO開發板、一組MUART0-S-1-1、一個G3 PM2.5模組、一張LiPo Rider Pro、以及二張太陽能板,再加上幾條杜邦線就可以了。 電量計算 目標:希望白天能夠同時供應PM2.5模組使用並進行充電,日落後則依賴電池電力繼續運作,直到日出後再繼續充電。 已知MUART0-S-1-1模組耗電量為24mA,G3 PM2.5則是200mA 兩片3W太陽能板可供應的電量為:(以60%折耗計算) (6W*60%)/5V = 0.72A = 720mA 扣除用量,可用於充電的電量為720mA – 200mA = 520mA 充飽2000mAh的聚合物鋰電池的時間需要5.5Hrs: (充電效率以7成計算) (2000mA / 0.7) / 520mA = 5.5 Hrs 假設2000mA容量的聚合物鋰電池實際可用電量為七成, 則充飽電後在沒有日照的情況下可支撐6.25小時。 (2000mA […]
作者:硬漢工作室 專案背景: 作品構想來自一部喜劇電影—與龍共舞。女兒看到片中那件『Sit down please龍蝦晚禮服』時,指著螢幕說「我也要一隻那種龍蝦」,身為爸爸的我當然使命必達。一開始的構想是做『與龍(蝦)共舞之愛妻抓龍機』,不僅可以給女兒玩,再加上按摩抓龍的功能,讓小孩在玩的同時也可以慰勞老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但是,最後仍不敵按摩椅的吸引力,因此,就將作品再次改造,變成『與龍(蝦)共舞之擦地學步車』。 與龍(蝦)共舞之愛妻抓龍機 功能特色: 隨著小推車的前進,龍蝦的大螯會跟著前後伸展、做開合動作,眼睛也會跟著轉動,如同在跳舞般,栩栩如生!作品全用木頭自己打造,自製小孩成長階段必備的學步車,為他們創造美好的童年回憶,有了這樣有趣又新奇的玩具,相信小朋友一定可以很快地就在玩樂中學會走路。另外,發揮小巧思,在推車底部綁上抹布,讓小朋友在玩的同時,也可以達到居家清潔的效果。 快速前進版 慢速前進版 Resource: 詳細作法介紹 作品集介紹
作者:Wei Ji 這是一篇文章會簡單介紹我將七大晶系模型具現化成一個實體創作。 不過製作過程很倉促(期限一週,更別提我還有24堂課要上), 所以很多步驟忘記一一拍照,所以沒有完整的製作過程還請見諒。 七大晶系 部份物質會以結晶的型態存在於世界上,並且具有某種規律,前人根據這些規律整理出來,大致可以分成七個系統。 製作材料 保麗龍球約70顆 竹筷 熱熔膠 水泥漆 燈泡 釣魚線 製作流程 1.為了製作原子模型,我前往書局掃蕩了保麗龍球,大約買了70顆左右,接著開始將竹筷切割成5, 7, 9 公分,三種長度,並且用削鉛筆機把它們削尖。。 2.因為時間緊湊,我沒有先製作製具,因此結晶格子多少有點歪斜,第一次先用竹筷把保麗龍戳洞,移出,接著在洞裡灌入熱溶膠,在戳進去,然後用手調整角度並等待它冷卻固定。 3.接著一一上色,我是用我們空間倉庫用剩的水泥漆直接噴漆上色。等待模型上漆風乾的同時,開始準備架子的部份,原本我是打算做四方型的,但是因為庫存的(相同規格的)木棒只剩三支,於是就心血來潮做Delta型的XD 4.這邊我要感謝一下我的學弟擔任比例尺的重責大任ヽ(*’∀`*)ノ。(還有在我安裝框架時的協助) 一轉眼,外框的漆噴好了,電燈泡也接好了(咦!? 5.在模型正式放入之前,先用鐵鎚對鐵絲進行壓力測試,擔心光源的熱會把釣魚線熔斷,因為在這個版本之前,我已經嘗試兩次不同的燈座設計,但是都被燈泡融化了((( °Д°))) 接著終於大功告成啦~! 作品特寫 創作動機 以下是我的創作動機,不過因為是主觀記憶,因此並不客觀,各位看官只要稍微知道就好了,請不要過份認真看待。 起因來自於一個隨堂小考, 下課前五分鐘…… 「那我們來小考好了,各位同學拿出紙張開始寫。」 「要畫圖喔!」 「要畫得漂亮喔,分數才會高。」 「要有創意喔!」 接著下課鐘響了— 「那這個就當作作業,下禮拜交。」 當時我感受到的是一種不對稱性:老師接近心血來潮的發起隨堂考,又隨心的增設條件,作為學生的一方,卻為了必須滿足這些條件來獲得成績(學分),其中一方必須認真的追逐隨性的一方開出的條件。另一方面,就是更主觀的看法了—我不喜歡背誦,這次的考題尚未成為我的「常識」,至少我知道關鍵字,知道忘記了該上哪找,如果有一天它成為了我的常識,出現在我的日常中,那我當然會自然而然記得。種種心情交錯之下,包含了我對其他老師上課態度的不專業油然而生的憤愾,(我知道有點遷怒)在「要有創意喔!」這個漏洞出現的瞬間,我把我的情緒化作現實,去「做」一個「A4作業」出來。 (※註:老師規定作業格式必須要用A4紙張書寫)
作者:Jack Hsu 前言 我有沒有聽錯?!3.3V/8MHz 8bit MCU 的 Arduino Mini Pro 竟然可以拿來做「動畫胸牌」,不是 LED 的那種(下方左圖),而是 64K 彩色 LCD 的那種(下方右圖)。它不僅可以秀文字和影像,還可以選擇多張自己喜歡的影像及輸入自己想要的文字後再下載,更誇張的是竟然沒有用到 SD 卡,總成本不到二個小朋友(<NT$500)。 各位 Maker,這是真的!而最主要的功臣就是來揚科技(Lyontek Inc.)的那顆 PSRAM(Pseudo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右圖綠色板子上正中間那顆八隻腳的 IC)。但到底什麼是 PSRAM,又要怎麼才能完成這項作品,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前一陣子剛好買了一些 LCD 模組準備來開源另一個項目,正好 MakerPRO 歐兄提供我一顆來揚科技(Lyontek Inc.)的 PSRAM ,也和廠商交換意見,想出了一些點子,或許可幫助 Maker 們創作出一些有趣的應用。 在經過一番集思廣益後,我決定把原先另一個項目延遲,並把 LCD 模組先挪過來使用,先推出【OpenQSignage 迷你電子看板】,並免費開源給各位 Maker! 創作架構 本專案利用樹莓派 Pi Zero W、500 萬素相機模組、2.2 吋 SPI 介面 QVGA (320*240 […]
指導教授:吳佳駿 教授 作者:曾俞傑、傅雋、李昱德、董晉嘉、婁志宇 前言 因應科技的快速發展,市面上大多數的垃圾桶已無法符合大多數民眾的期待。所以我們將會利用現代科技的技術,將垃圾桶的性能發揮到極致,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 研究動機 當你在用餐或是吃零食,手上都是餅乾屑時,走到垃圾桶邊,還是要用手將垃圾桶打開? 又或者是,當垃圾車來時,不知道今天的垃圾是否要倒掉? 而我們將會針對這些問題來設計出相對因應設備。 圖(一)市面上相似功能的智慧垃圾桶 研究設備及器材 杜邦線、排針、多心線 Arduino基本套件 伺服馬達 雷射切割壓克力箱(模擬垃圾桶) LCD面板 超音波感測器 學校電腦 開發工具及技術 超音波掃瞄垃圾量 -通知使用者清理 -隨時監控方便管理 自動感應垃圾蓋 -自動開啟 -不用觸摸髒髒的垃圾桶蓋 移動輔助輪 -不再需要離開座位 GPS定位系統 -定位垃圾車位置 作品構想 研究過程及成品展示 在研究一開始,我們就設定了我們所需的智慧垃圾桶功能,有超音波感測垃圾量、超音波感測與垃圾桶的相對距離(垃圾桶蓋自動開關),以及LCD面板顯示垃圾量及開啟、關閉功能。 圖(二) 數位接腳設置 D-3 伺服馬達 (將垃圾桶蓋開關) D-7 超音波感測器 (測試垃圾量) D-8 超音波感測器 (測試前方距離是否>= 30cm) 12-C LCD螢幕顯示器 (顯示垃圾量及顯示開關) (圖三) 本組的智慧垃圾桶成品範例 結論 […]
您的姓名 〈需填寫〉
您的電子郵件信箱 〈需填寫〉
主旨
您的信件內容